内劲一指禅功法是通过指头修炼这一主要方法调动增强人体之“气“,从而自然而然进入禅的功夫的方法。“一指“的含义不只是指具体的某一个指头,而是十指。
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佛教禅宗南少林的独门练功术。历来以教内单线秘传,全凭法师言传身教,无文字记载。
内劲一指禅功法十分注重指头的锻炼,其中扳指就是通过每一个指头的锻炼达到疏通经脉,激发强化脏腑的功能活动。扳指的锻炼仅是本功法指头锻炼的一个部分,在中高级功法中还有更重变的内容。内劲一指禅功法的锻炼方法是全面的锻炼方法,该功法法名中的“一指“的含义不只是指具体的某一个指头,而是所有的手指,而是所有十指。
因而总括说来,内劲一指禅功法是通过指头修炼这一主要方法调动增强人体之“气“,从而自然而然进入禅的功夫的方法。
全身放松直立,双目向前平视,双手自然下垂,两足跟与肩等宽,两足脚尖微微内扣应成内八字,十足趾轻轻用力抓地,两手掌心对大腿中线,两上臂自然放松,垂于大腿边侧。
双臂缓缓从大腿旁侧向前上方抬起,边上抬边转腕,掌心逐渐为向天(抬到与剑突同高掌心完全朝天)。
双臂带动双掌向后内缓缓收转,掌心不变,收到近腰晇部时两手腕慢慢转为十指相对,掌心朝天。
接上式继续转动手腕向腰胯两侧转动两手,手指及手掌斜向后下方,同时继续向两侧转动前臂和手腕,双臂向外向前划一个半圆,边划半圆的同时,掌心逐渐转向朝下,至前面时掌心完全相下。
两臂完成上述动作后,接着作马步下蹲,双腿弯曲面漆慢慢下蹲,边屈膝边下蹲,动作要缓慢,上身要正直。下蹲的低度依体力而定,阿学者、心脏病、高血压、肝硬化、身体较虚弱者不宜蹲低,膝关节以微屈较好。始终保持上身正直,尾间中正,百会朝天。颈部、胸部自殃放松,下腹部(丹田部位)稍稍用力内收,肛门轻轻上提(不可用大力),臀部不可后翘。下蹲时膝关节不可以超出脚尖,膝关节的开度约一尺左右,要求与足眼部等宽,身体的重量要求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脚掌上。
手臂的姿势如下:上臂前伸时的角度(胸部与上臂的角度)约45°~ 50°。两前臂等宽平行后(与地面平行)落下约5°左右,两腕关节宽度同肘关节等宽,前臂不可上翘。
手掌的姿势如:掌与指全部自然放松,手背与前臂在一个平面上,中指要求对准前臂中线,手掌外侧(小指侧)微向内下方旋转10°左右,使双掌心斜对准侧膝盖(左掌心对右膝,右掌心对左膝)。十个手指自然放松弯曲,从食指环始一指比一指略低此,呈中式瓦状,即食指第三节高于中指第三节(约2~3厘米),无名指第三节低千中指第兰节(约2~3厘米),小指第三节低于无名指第三节(约2~3 厘米)。大拇稍微弯曲,不可直翘,虎口圆,掌心呈凹形,从每一个指头指尖起经掌心到手掌根部为止均呈孤形。
姿势调整准确以后保持此式不动,时间逐渐延长,要循序渐进,练半个月以后练到10~15分钟以后就可以接连下式,如单练此式每次不可少于30分钟。如果身体素质好可以逐渐延长到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,每天增加1~3分钟,切不可急躁冒进。
扳指法是内劲一指禅功法独门所有练功方法。
双手手指缓缓伸直后稍停。
按顺序缓缓扳下该扳下的手指,扳至不能再下扳时即停,不可用大力,要求扳下仍做到松软。
然后将扳下的了指轻轻地缓缓上抬至平直再恢复成马步桩中之手势(呈瓦状),至此为一次,然后周而复始地进行。
食指3次,无名指5次,拇指7次,小指9次,中指11次。
接马步桩,双手缓缓向体前中部靠拢,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左掌心对准右手背心(内外劳宫穴相对上下相距1~2公分)。
左手掌心沿右前臂之前上方中线,右下背心沿左前臂下方中线缓缓向前臂上方缓慢移动,移动时掌与臂相距约1~2公分,另外向上移动时内外劳宫穴必须沿着前臂中线向肘关节处移动。左掌心(内劳宫久)对准右肘关节曲池穴。右手背心(外劳宫穴)对准左肘关节至少海穴时即停。成左臂在上,
右臂在下右臂与上臂成直角,在上至大臂与躯干成50°角;上肢放松,沉肩、双肩对称。
3~5分钟以后,双掌沿两前臂中线按历路线返回,恢复马步桩,稍息以后再做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之双臂揽月动,至此为一遍,连做一遍或二遍均可,如体力允许五遍以上也可以切记逢单,不可逄双,也就是七遍、九遍.....
初练此式时肩背略有酸胀,数日后即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