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林金刚功是少林鹰派武术的一种硬气功,它是气、意、力相结合的产物,把人体混元气进行规律性锻炼,再与人体外力锻炼相结合,使人体的局部或全部组织发生暂时性的变化,从而呈现出超于常人的机能表现。
少林金刚功是少林鹰派武术的一种特技形式,它是气、意、力相结合的产物,三者以气为基础,以意为统帅,以力为强化。它是把人体混元气进行规律性锻炼,再与人体外力锻炼相结合,使人体的局部或全部组织发生暂时性的变化,从而呈现出超于常人的机能表现。为此,我们说少林金刚功法是“内练精气神,外练筋骨皮”的综合产物。因此,混元气的盈足与否决定了功底深浅。
”功夫”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第一,骨骼的坚韧、肌肉的弹性、皮肤的收缩能力等。第二,即功底之意。是人体各部位经过后天的科学锻炼,而获得超于常人的机能表现。第三,即练功时间之意。寓意练功时间越长,所获得的功力越深。
从生理学的角度看,人的骨骼经过长时间的排打,会不断致密增生而愈发坚硬,这样骨组织重新排列,成骨作用增强,提高了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。同样,人的肌肉也因长久排打,皮下组织不断增生,弹性明显增大,肌肉紧张能力增强,提高了人体的抗击打能力。从心理学角度看,人的思想意识受大脑支配,人体剧烈运动时,大脑比较兴奋,由于大脑的紧张,思想意识高度集中,呼吸系统加强,血液循环随之逐渐加剧,而血的运行又是以气为基础,这就为人体局部或全部非正常性瞬间质变提供了物质条件。从人体的本能看,人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,将相应地对其发生敏感性的反应。少林金刚功法就是进一步强化人体的这一本能而巳。
少林金刚功法,以练气为基础,练力为强化。所练之气,是人体真元之气和水谷之气的混合体,亦称“混元气"。真元之气是先天性的,禀受父母所得,行于人体血脉之内以壮脏腑;水谷之气是后天性的自然所在,行于人体血脉之外以强其筋骨。人体内有五脏六腑,外有五官四肢。五脏者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。六腑者: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。五官者:目为肝窍、耳为肾窍、鼻为肺窍、口为脾窍、舌为心窍。四肢皆以筋为
联络,筋始于爪甲,集于肘膝,裹集头面。其动而活泼者为气,所以练筋必练气,气行脉外,血行脉中,血状如水,百脉状如百川,血的循环、气的运行,均发于心脏。人体血脉内外之混元气,随着血液循环,聚于丹田,经过养气培元,形成收发自如的内劲。
站势又称"站桩"。站桩对强身健体、增强体力、发动混元气等各方面素质均有明显效果。
两脚左右分开,略宽于肩,双足平直,脚尖稍内扣,屈膝半蹲,一般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宜;上体保持直立,下颌微收,百会上顶,口微闭,挺胸,
塌腰,收膀,身体觅心落在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上,两掌按气于丹田,目视前方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“马步桩" 。
练习时需要全身放松,意守丹田。
左脚向左横向移步,略宽千肩,两腿屈膝半蹲,膝盖以不超过脚尖为宜,右脚脚尖点地,脚跟提起,身体重心置千两脚之间; 同时双掌徐徐提起于跻前,左手翻掌置于腹前,掌心向下;右手翻掌前伸,掌心向下,臂微屈,高与肩平;以鼻呼气,目视右掌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"骑龙桩" 。
练习时需要全身放松,思想集中。
少林鹰派武术称为"三圆桩",练习时需要头与上体保持端正,含胸拔背,沉肩坠肘。
坐势又称“坐盘”,是少林鹰派武术练习内功的一种普遍方法。这种姿势容易启动丹田混元气,而且不外散,是祛病延年的重要手段。
在床上或比较宽敞的地方坐盘,要求宽衣解带,面南背北,坐于平坦舒适、安静幽雅之地, 使睾丸悬垂不触外物;将左腿盘曲,足心朝天,足跟抵在会阴穴的前面,右腿盘曲压在左腿之上,男子右腿是“昆仑穴"压在左腿的"三阴交”上,女子用左脚的“昆仑穴"压在右腿的"三阴交”上,两足心尽量向上翻,大腿、小腿、膝都须放平,不能翘起;两手手心向上,在腹前平胳相叠,右掌在上,左掌在下,拇指外展,其余四指相并,如端弥陀印;上身端正,不可左右歪斜,前后俯仰;两眼彶闭,目视鼻尖,舌抵上房,自然闭口,用鼻呼吸;下颌内收,百会穴上顶,提耳根劲与拔背相贯串,全身放松,神不外驰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“单盘" 。
练习时形意放松, 心猿意马,意守丹田。
将左脚心向上翻起,放在右大腿上,然后再将右脚盘压在左腿上,足心向上、男子右脚的“昆仑穴"压在左腿的"三阴交”上,女子左右脚与男子相反;双手在小腹前相叠,手心朝天,两拇指指端相接,男子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女子相反;身体略前倾,松肩含胸,口、眼微闭,头上顶,提耳根劲,头顶百会要垂直千会阴部的水平直线, 鼻尖、肚跻和丹田应在这条直线上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“双盘"。
练习时全身放松,神不外驰。
两腿相互交压,双足翻于大腿上,脚趾分向左右,足心向下;两手心向上分别放在两腿的膝盖上,两臂弯曲,手指放松呈八字掌状;上身端正,不可前俯后仰,左右歪斜;两眼微闭、目视鼻尖,舌抵上房,自然闭口,用鼻呼吸; 下颌内收,头上顶,提耳根劲,全身放松,神不外驰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“五心朝天"。
练习时心猿意马,意守丹田。
卧势又称“ 卧功”或叫“卧禅“,这种姿势是比较放松的姿势。
身体平直躺在床上,仰面朝天,头部和身体都要正直,枕垫高低适宜,软硬适中。轻轻合口, 眼睛微闭, 以看不见外界事物为宜;四肢自然伸直或两膝关节外撇;两手分别上提,以左、右食指抵塞两耳孔窍,或者双手重叠在腹部,两掌心与跻平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“仰卧"。
练习时全身放松, 意守丹田。
侧身躺在床上,一般来说以右侧向下为宜,腰部稍稍弯曲,身体的形状大致呈弓字形,头部稍向前勾,牙齿轻轻合拢,两眼微闭,以看不见外界事物为宜;两腿向前屈膝,右腿着床,左腿稍向上提膝,放在右腿上;右手置千右侧头部下方,手掌自然伸开,掌心向上,左手放在左膀上,掌心向下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",侧卧"。
练习时全身放松,心不外驰。
散步又称“行走"。此法易学、易练,气血容易畅通。取自然站立姿势, 凝神意守丹田发热之后,缓慢行走,如同自由散步一样。吸气时出左脚,意念百会之气下沉丹田;然后出右脚,以意引丹田之气下降至右足涌泉穴,同时呼气,右脚趾用暗劲抓地。如此反复行走练习至右足涌泉穴发热后,再换左脚,依次习之。少林鹰派武术称为"散步” 。
练习时慢步亭云,意守丹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