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意把是少林内功拳,也是禅拳,练气练柔劲,行气入腹,充实肌体,达到动显于外,点化千钧。心意把历来是少林寺武僧们所渴望学到并掌握的护法秘技。
心意把又名“锄头”,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来自耕自种,自食其力,在田间劳动时受锄地、掘土、摇辘轳等动作的启发,悟出的一些上乘功法,而姬际可将其融会,可谓水到渠成。姬际可除了把功夫传授给6个儿子外,传人有河南马学礼和10多岁从姬际可学拳的山西曹继武,之后又把心意拳授予少林寺武僧,称之为“心意把”。
心意把仅一大式和几个侧式。只要练好了一个侧式,领悟其中奥妙,就可以变化无穷,发展成为一个武术流派。练心意把重在心意,并非流于形式架子,而是讲求实用,不尚花架,足练心意、气力的无上法门。正如秘谱中道:
心意把,势法单,它系少林内功拳。拐起毛篮掌宜吐,起落身法随意变。起如举鼎提口气,发嗯声落如分砖。运气宜顺为要旨,落下好似掘地般。夜静练式意集中,形似白猿跳山涧。运百会,达涌泉,行输丹田昆仑转。通往中脘到膻中,三合以后抵劳宫。气从两足向上提,气达周身用呼气。起如举鼎低腭吸,落地分砖气呼出。左右起步循环跳,亮翅展身腾丈余。初练每时三十六,月后九九八十一。天天如一千日连,功到气随走遍天。
心意把练到高深境界,即达到了忘我、无念、了生死的无上境界。其要诀在于空,应达到三空,即心空、身空、目空。心空则气闲神定,无所思虑,无所畏惧;身空则腾挪辗转自如;目空则一切不在眼里,达到无我无敌的境界,即所谓无虑也。
道本无相,弘之在人。练心意把时要明三节、四梢、阴阳、五行、六合,先将气调顺,排除七情六欲,演练要来回一线,不受场地限制,做到拳打卧牛之地。主练心、意、气,兼练下盘、轻功和身法、步法。如快步,即一起前脚带后脚,平飞而去,原地翻身,起如举鼎,落如分砖,移闪腾挪,进退疾缓随身变。心意把虽然仅一个大式和几个侧式,但变幻莫测,身随意转,可应万变。发劲以粘滚为主,起落反侧都要浑身百节连贯,滚身而起。
心意把的练法,束滚身而起,摇膀,拧腰,横身,肘不离肋,七扭八拐,旋着转;内提外随,内外合一,束身劈打,如同龙腾虎奔之势。心意把练到高深境界,已不宜再与人动手争胜了,因它使的都是内力,伤人于无形之中,所以武德不佳之人,不能练心意把,否则伤人伤己,大违佛门慈悲之心。
心意把是禅拳,首先要把握住自己,才能把握住别人。而且少林寺禅、武、医是相辅相成的,少林武功,功夫练好了才可以熟悉经络,精通医理,医理精通了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,这正是禅通武达医理明,三者一点不可偏废,是统一体。
少林心意把只有单势练习形式,无套路,直线往返练习,但小洪拳、金刚拳等多种拳术套路皆是修习心意把前的必修课程。心意把已化繁为简,故仅为十二单把,此为少林派秘不外传之技,白衣殿壁画正是心意把的演练图。
心意把历来是少林寺武僧们所渴望学到并掌握的护法秘技,但由于此法势绝妙无比,杀伤力惊人,加之得法不易,所以历来秘不示人,即使是少林弟子传授时也是慎之又慎,反复甄选。
心意把共一个母势十二大势: